ENGLISH
站内搜索:
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传玉研究员线上学术交流
发表时间:2022-10-12     阅读次数:

海洋与气象学院“海学论坛”(202212期)精彩继续

报道: 审核:陈法锦

2022年10月12日,海洋与气象学院举行了2022年第十一期海学论坛,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传玉研究员、上海海洋大学林田教授作报告。报告由我院的谢玲玲院长与陈法锦副院长主持,本次海学论坛在线上举行,单场参与人次达300

刘传玉研究员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“赤道波动与温跃层混合”的学术报告,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。

第一部分介绍了赤道温跃层的小尺度混合观测及意义。一是在季节变换上,混合会对赤道区域SST的季节变化起控制作用;二是在年际变化上,湍流混合对ENSO循环具有正反馈作用。

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,对比发生热带不稳定波和不发生热带不稳定波条件下的混合数目,发现发生热带不稳定波会使混合数目增多,且可发生在EUC核心以下。

第二部分介绍了小尺度混合结构和时空变异特征产生的机制。提出赤道波动的西向剪切与平均流剪切相互作用会增强剪切。次表层强化的流占20%方差贡献率,由于流的核心在次表层,核心上部和下部对应的剪切上下相反,即上层增强(减弱)下层减弱(增强),由此产生的混合是产生复杂混合结构的根本机制。

最后对赤道波动作出总结。一是不稳定的Yanai波伴随纬向流振荡,从而导致强混和;二是不管稳定还是不稳定的赤道Rossby波,在赤道总伴有纬向振荡流,则总会周期性导致强混和;三是赤道惯性重力波普遍发生;四是理想的Kelvin波在赤道提供纬向流;五是次表层热带不稳定波提供纬向流,是次表层强混和的重要成因。

此次海学论坛中,刘老师通过对详细数据的具体分析,向我们展示了发现现象与分析现象成因的过程与思路,在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精彩报告的同时,也为学院的相关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。

林田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“我国近海环境中黑炭通量估算及来源分析”的学术报告,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。

在第一部分,林老师为我们揭晓了黑炭的来源,并指出黑炭难降解不代表其不降解,自然环境中的黑炭降解转化无疑会引发连锁效应。随后,林老师就“黑炭的来源辨识和通量计算”问题展开讲解,并指出黑炭降解转化对溶解有机质(DOM)的影响以及对有机污染物、重金属的吸附-解吸附的影响。

在报告的第二部分,林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溶解性黑炭(DBC)的识别和量化,指出该部分工作需要借助更优仪器和化学方法进行。随后,林老师讲解了DBC的来源问题及其是否与水体中的多环芳烃的关系。

最后,林老师指出黑炭是全球惰性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全球慢速碳循环中发挥潜在作用。此次海学论坛中,林老师以“黑炭”过度到“溶解性黑炭”的讲述方式引导老师和同学进入“黑炭的知识海洋”,在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精彩报告的同时,也为学院的相关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。

报告结束后,林老师就报告内容积极地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,在会师生对林老师所报告内容十分感兴趣,从自身专业与研究方向出发,结合报告内容,提出了许多问题。林老师十分耐心且详细地回答了与会师生的问题,与会师生都表示获益良多,学术氛围十分浓厚。

讲者简介:

刘传玉,2009年获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,2009–2015年在德国汉堡大学海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,2015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任特聘研究员、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;主要从事海洋中尺度不稳定与中尺度涡、小尺度不稳定与湍流混合等海洋动力过程研究。主持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、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、前沿科学重点研究、先导专项课题等项目。在Nature Communications,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,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: Oceans,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, Ocean Modelling等物理海洋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。主要学术贡献:揭示了中尺度不稳定性、中尺度涡致各向异性混合结构全球分布规律;首次给出赤道模态热带不稳定波(eTIW)流态,发现了次表层热带不稳定波(subTIW),揭示了障碍层湍流混合规律,系统阐释太平洋赤道波动引发温跃层复杂混合结构机制,确立赤道太平洋温跃层混合普遍存在性。

林田,1981年3月出生,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、博导;2018年度上海市“东方学者”特聘教授,2021年上海市“曙光学者”,主要从事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。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科学博士,复旦大学博士后,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、捷克马萨里克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留学/访学。2019年入职上海海洋大学。主持和参与20多项科研项目,发表SCI 论文 100+ 篇,他引累计超过2200次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上一篇: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徐洪周研究员到访
下一篇: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瑞新线上分享个人学习历程